農村金融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農金頻道農信

廣東農信深耕普惠金融 “貸”動小微企業新發展

07-01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網 

    本報記者 李美麗 通訊員 黃瑩

    廣東農信做深做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聚焦“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痛點,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截至今年5月末,廣東農信轄內64家農商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231億元,同比增長4.25%。

    破冰融資困局 打通小微“血脈”

    針對小微企業“輕資產、缺抵押、風險高”的普遍痛點,廣東農信依托融資協調機制,主動出擊、創新機制,打通融資堵點。

    一是深度走訪,精準滴灌。廣東農信全面對接“兩張清單”,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精準摸排企業需求,確保“應貸盡貸、能貸快貸”。截至今年5月末,廣東農信錄入“粵信服”平臺57萬戶,授信4.82萬戶、授信金額1087億元,放款856億元,實現需求對接全覆蓋。

    二是創新抵押物,盤活資產。廣東農信打破傳統押品束縛,探索多元化增信路徑。比如,在連平,為解決生豬養殖企業購買飼料、豬苗面臨的資金缺口問題,廣東農信轄內農商銀行迅速適配“生豬貸”產品,創新性地采用活體抵押方式完成授信,成功實現“生物資產”向“信貸資源”價值轉化。

    三是政策加持,靶向紓困。廣東農信立足地方產業特色,開發專屬政策性融資方案。比如,在河源市,針對小微客群抵押物不足的痛點,專項推出“生意貸”“農擔貸”等政策性融資方案。截至今年5月末,廣東農信累計投放普惠小微貸款21.67億元,有效激活本地小微企業發展動能。

    創新服務模式 激活產業“動能”

    廣東農信深挖地方產業潛力,探索金融服務小微新路徑,賦能產業融合與升級。

    一是護航綠色,點綠成金。廣東農信大力支持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比如,在廣寧,廣東農信聯合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創新設立“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貸款模式,通過風險共擔機制撬動銀行資金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

    二是電商賦能,助農興產。廣東農信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打通產銷鏈路。比如,在高州,廣東農信與高州市電商直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整體綜合授信2億元,對荔枝深加工上下游企業配套金融服務,推動“金融+電商+助農”發展,助力拓寬荔枝出村進城的銷售推廣渠道。

    三是鏈式服務,融通共贏。廣東農信聚焦產業鏈核心,提供全鏈條金融支持。比如,在英德,廣東農信以當地麻竹筍、紅茶產業龍頭企業名單為依托,打造“鏈主”服務目標清單與上下游產業鏈金融服務清單,摸查融資需求,形成“產業集群+核心企業+上下游農業主體”服務模式,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合。

    精耕服務品質 提升金融“溫度”

    廣東農信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持續優化服務流程,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與滿意度。

    一是定制化服務,拓寬融資渠道。比如,在佛山,廣東農信通過深挖核心企業上下游及核心企業所在行業的企業集群,以“一圈一鏈一策”定制融資方案,先后推出“紡織行業貸”“鋁行業貸”“不銹鋼專業市場貸”等產品。

    二是無縫化續貸,減輕“過橋壓力”。廣東農信積極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主動摸排存量客戶需求,對符合準入要求的客戶,及時提供續貸支持,減輕企業轉貸負擔及融資成本。

    三是長效化溝通,實現精準“灌溉”。廣東農信完善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通過定期回訪、線上聯絡等方式,動態跟蹤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和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優化金融服務方案,切實以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實體經濟,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編輯 汪世軍 喬川川)

農金頻道側欄-證券日報網
  • 《農村金融時報》電子報
337p日本大胆欧洲色噜噜|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人人模人人爽人人爱|2021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