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長汀這座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歷史文化名城,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游客。深藏于長汀古街內、融合園林之美的龍書院,亭臺連廊間流淌著西溪活水,文昌閣金碧輝煌,再現客家人“擁書講學”儒雅風骨的臥龍書院,成為新的打卡點。
“從‘靠山吃山’到‘紅綠融合’,從‘古城修繕’到‘破圈走紅’,背后都有農行的金融支持,就像是長汀這個‘紅色小上海’永不熄滅的火種,點燃了鄉村振興的希望。”福建省古韻汀州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遠程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感慨道。
長汀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客家首府”美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長汀一度因歷史文化資源挖掘不足、建筑年久失修而黯然失色。
直到2012年,隨著當地政府和民間開始大力推動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開發工作,農行龍巖分行主動融入,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古城。自2012年當地政府啟動古城修復工程以來,該分行累計授信高達7.4億元,專項支持古城修復工程,助力“一江兩岸”景觀提升、臥龍書院等歷史古跡煥發新生,形成以古城保護帶動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這座深藏山間的古城逐漸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早就聽說長汀是一座可與鳳凰古城媲美的小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不僅有保存完好的老街,還有古街古建筑,仿佛穿越時空的旅程。”從廈門前來長汀觀光的游客對長汀的美贊不絕口。
長汀臥龍書院是福建省汀州八縣歷史最悠久的書院,位于龍巖市長汀縣南大街。在農行資金支持下,臥龍書院參照有關史料記載重新選址建設,于2015年啟動,2020年春節竣工投入使用。臥龍書院按照南方園林規劃布局,主體建筑有文昌閣、藏經樓、講壇、求真館等,并引入西溪活水環繞周邊,配以亭臺、園林景觀、連廊,打造成宜觀宜游宜品、古色古香的文化空間,讓古城充滿獨特魅力和生動故事。
農行龍巖分行圍繞長汀文旅發展持續發力,投放3.28億元貸款支持汀州建國飯店建設、長汀賓館經營裝修、客家賓館經營等項目,成功構建“旅游-消費-金融”聯動服務新模式,為長汀文旅經濟騰飛注入金融動能。
在臥龍書院附近的“王水木土特產經營部”,因地理位置優越,是休閑購物的首選之地。其經營者王水木計劃擴大經營規模,但面臨一定資金壓力。農行龍巖長汀支行客戶經理通過走訪了解到王水木的難處后,在原來貸款10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年初又為其增加授信辦理14萬元“商戶e貸”,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成功趕上暑假旅游高峰。
長汀古城的華麗轉身是農行金融與歷史文化保護深度融合的典范。從店頭街斑駁小巷到文旅地標,從踩船燈、客家十番音樂、越劇等技藝瀕危到客家非遺“出圈”,在金融的助力下,長汀古城老舊傳統建筑具有的“沉睡價值”伴隨旅游業的發展逐步蘇醒。
“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深化‘三農’服務,用更多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讓這座千年古城在鄉村振興征程中煥發出時代新韻。”農行龍巖分行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通訊員許聲超、張逢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 汪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