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種子選手”,也是引領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激發新動能的重要力量。近期,上海、四川等地相繼出臺相關舉措,從資金扶持、人才引進、場景開放等多角度入手,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成長。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是衡量國家和地區創新生態的重要指標?!妒澜绐毥谦F企業發展報告2025》顯示,目前,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占全球總數的近三成。2024年,中國新晉獨角獸企業53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清潔能源等硬科技領域,展現出我國科技創新的強勁活力。
筆者認為,下一步,要讓更多硬科技“金種子”企業破土而出、“好苗子”拔節生長,應從政策精準滴灌、強化資本支持、生態持續優化三方面繼續發力。
其一,提升政策精準度,建立梯度培育機制。
當前,我國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但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仍面臨融資難、上市難等瓶頸。對此,各地可根據當地特色,動態篩選高潛力企業,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高成長性企業,實施分類精準扶持。比如,針對具備強勁原創力的獨角獸企業,加強上市輔導、政策傾斜以及創新產品推薦,并完善制度保障;對于發展潛力大的瞪羚企業,綜合運用財政補貼、稅收減免、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政策手段,引導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實現價值躍升。
其二,強化資本支持,拓寬融資渠道。
金融資本是助力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實現快速成長、保持創新活力、提升市場競爭力、應對復雜市場環境的重要力量。各地應設立長周期機制,優化國有創投考核機制,加強金融資源供給,精準滿足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引導和培育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同時,利用資本市場服務體系,為獨角獸企業上市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其三,厚植生態沃土,形成創新合力。
各地應積極營造創新生態,推動“鏈主”企業向潛力獨角獸企業開放供應鏈,推廣“合格供應商名錄”等機制,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建設高水平聯動創新平臺,整合政策、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打通高??蒲谐晒蚴袌鲛D化的“最后一公里”,形成生態合力;打造創新高地,推動政策集成、生態集聚,助力企業實現技術突圍,提升其全球競爭力。
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的崛起,不僅關乎個體成長,更是國家創新能力的體現。唯有政策、資本、生態“三力合一”,才能讓更多硬科技企業破土而出、破繭成蝶、破壁而立,不斷釋放創新活力,進而在全球產業版圖中占據更主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