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私募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熱情高漲。當月共有751家私募機構參與調研,覆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的387家上市公司,合計調研次數達到1769次,展現出機構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高度關注。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計算機等行業成為私募機構調研的重點領域。其中,電子行業以獲私募機構調研275次位居榜首,涉及56家公司;醫藥生物行業緊隨其后,獲調研266次,覆蓋41家公司;機械設備、計算機行業分別獲得調研234次和213次,位居第三位、第四位。
個股方面,6月份,醫藥生物行業的邁威生物以獲得51次調研,成為6月份最受私募機構關注的上市公司,吸引了包括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陽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知名百億元級私募機構扎堆調研;電子行業的海光信息和計算機行業的中科曙光并列第二,均獲得39次私募機構調研;此外,進入私募機構調研熱度前十榜單的上市公司中,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三大行業各占兩席,凸顯出機構對這些賽道的高度關注。
整體來看,6月份共有85家私募機構的調研頻次不少于5次。其中,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的廣東正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35次調研位列第一。
同時,百億元級私募機構也展現出較高的調研積極性。31家百億元級私募機構6月份合計開展了176次調研活動。其中,上海盤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19次領跑;上海聚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星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石投資”)等知名機構也保持了較高調研頻率。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私募機構密集調研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反映出對科技創新和醫療健康領域的長期看好。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這些行業有望持續獲得資金關注。
此外,對于下半年權益市場的表現,私募機構普遍“積極看多”。重陽投資基金經理趙陽7月1日公開表示,當前中國資產仍處于價值洼地,相比歐美市場具備明顯的估值優勢,他對后市持樂觀判斷,優質權益資產的稀缺性將吸引更多資金持續流入。
星石投資6月27日發布的市場觀點顯示,從短期來看,海外風險邊際下行,疊加行業景氣度提升和市場活躍資金偏多,A股市場情緒有望延續回暖態勢。預計隨著7月份上市公司中報預告的集中披露,以及市場對后續政策預期的升溫,業績端與政策端對市場的影響或有所加大。從中期維度觀察,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已成為確定性因素。在宏觀政策的有力支撐下,經濟基本面改善預期不斷增強,為市場情緒提供了堅實支撐。從估值維度看,當前A股市場整體處于合理偏低水平,顯示出權益資產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