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喬宇)
7月3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主辦,北京航曜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智造未來航天:數字孿生與增材制造賦能商業航天新發展”工程師跨界沙龍在科創中國·北京創新薈成功舉辦。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朱文華,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林峰、北京工業大學3D打印工程中心主任陳繼民、清華同方專職董事沈仲軍等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星際榮耀航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航天領域頭部企業的60余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
此次活動設置了數字孿生與增材制造成果展示區,借助先進的可視化設備,生動呈現了衛星數字孿生體的全息影像,讓與會者直觀感受該技術在航天器設計、制造、測試、運維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朱文華在《數字孿生賦能商業航天新發展》主題報告中表示,數字孿生研發火箭衛星等商業航天器,可優化推進劑分配與姿態控制策略,有效提升載荷比達15%至20%。通過實時同步衛星遙測數據至數字孿生體,實現太陽翼展開異常診斷、熱控系統自適應調節等自主運維功能,延長衛星壽命30%以上。林峰、陳繼民、沈仲軍分別以《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在航天器制造中的應用與前景》《陶瓷3D打印在航空航天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商業航天與數字孿生、增材制造的融合發展路徑》為主題做了深入報告。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