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債券市場“科技板”落地將滿2個月。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從豐富科創債產品體系、完善配套支持機制等維度推出多項關鍵舉措,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以下簡稱“科創債”);隨后,滬深北證券交易所、交易商協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等迅速跟進出臺一系列細化與支持舉措,協力推動科創債市場生態建設。
相關政策舉措推出以來,科創債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發行規模穩步增長,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發行科創債獲得資金支持,加速核心技術攻關;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積極響應,創新產品不斷涌現,有效拓寬了科創企業融資渠道。同時,隨著做市機制優化、配套產品創設等支持舉措逐步見效,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場,進一步強化了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相關政策完善了債券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精準滴灌”機制,拓寬發行主體,以審核“綠色通道”等配套措施吸引長期資金。展望未來,還需推動科創債與REITs等工具聯動構建全周期融資生態;完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防止資金“脫實向虛”;探索跨境科創債試點,吸引國際資本支持“硬科技”創新。隨著政策紅利釋放,科創債將成為激活創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金融力量。
一級市場擴容提質
多元主體創新融資
相關政策落地近兩個月以來,科創債一級市場呈現出發行成本降低、參與主體多元的顯著特征。
具體來看,在發行成本方面,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下同),自相關政策出臺,5月7日至7月4日,新發行的科創債平均票面利率為1.90%,相較政策出臺前發行的科創債平均票面利率降低0.8個百分點。
發行成本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政策對風險分散分擔機制的完善,市場對科創債的信心明顯增強。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針對科技型企業以及市場化股權投資機構的業績波動和信用風險,監管部門鼓勵金融機構和專業信用增進、擔保機構開展信用保護工具、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信用違約互換合約、擔保等業務,支持科技創新債券發行和投資交易。這在提升科技創新債券投資者認可度、提高發債成功率的同時,也有助于保障債券市場“科技板”的持續穩定運行。
參與主體方面,發行主體從傳統科技企業向“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科技企業”多元格局拓展——商業銀行通過發行科創金融債募集資金,專項用于科技企業貸款投放;券商資管創新推出科創主題ABS產品,盤活科技產業鏈應收賬款;私募股權機構試水“債股聯動”型科創債,實現債券市場資金向私募股權領域的跨層流動。
以商業銀行為例,其已成為新增發行主體中的領軍力量。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23家銀行機構已發行科創債2241億元。其中,建設銀行發行了300億元科創債,發行規模排名居首。
在馮琳看來,這有利于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各類型融資的能力,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政策支持下,科創債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數據顯示,5月7日至今,全市場已發行420只科創債,發行規模為6220.84億元,發行數量和規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3.33%和252.49%。
中證鵬元研發部資深研究員張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債券市場為發行主體提供直接融資便利,支持中小型、民營科創企業發債;同時,銀行、股權投資機構等參與科技創新領域融資,提升了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弱資質主體的融資可得性與便利性;支持發行長期債券并允許分期發行,能更精準匹配科技項目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避免“短借長投”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二級市場熱度提升
中長期資金加速涌入
在一級市場擴容提質的同時,科創債二級市場熱度也逐步提升。數據顯示,5月7日政策發布至今,科創債現券的日均交易量為79.17億元,相較改革前的40.51億元的日均交易量,增幅達95.43%,充分表明市場對科創債的需求增加,流動性也有所改善。
科技創新債券二級市場的火熱離不開系列配套措施的精準賦能與長效支撐。馮琳表示,相關政策從多方面著手提升科創債二級市場流動性,如在銀行間市場,提出豐富交易機制、引入多層次風險偏好投資人;在交易所市場,細化優化細則,包括優化做市等交易機制,如適當上浮質押折扣系數、降低納入基準做市券門檻,引導投資機構加大投入,同時減免交易結算費用以降低成本。此外,政策提出,建立專項承銷評價體系和做市機制,提高承銷與做市在相關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以激勵證券公司提供承銷與做市報價聯動服務。
政策支持下科創債相關投資產品加速落地,與資金入場形成強勁共振。銀行理財子公司已發行多只科創債主題產品;券商資管創設的掛鉤科創債指數結構性產品,為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提供多元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7月2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正式獲批,通過指數化投資方式,將分散的科創債資產進行集中配置。這既能為投資者提供便捷參與科創企業債券投資的標準化工具,又能通過規模效應優化流動性管理,進一步完善科創債市場的產品生態。
富國基金表示,科創債ETF的交易機制允許各類投資者在二級市場進行實時交易,后續配合質押等機制,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科創債市場,從而提升科創債市場流動性,有利于交易所科創債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完善債券市場體系,增強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隨著做市機制、產品體系與資金結構的持續優化,科創債市場也將加速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型。在此背景下,市場相關機制仍需持續完善。馮琳建議,一是通過適度放開發行端和投資端的評級限制,優化私募債發行機制、配套規則以及信息披露制度,進一步完善一級市場運行機制;二是通過培育做市機構、發展電子交易平臺、培育多元化投資者,暢通二級市場交易機制,提高市場流動性;三是推行合格投資者制度,明確違約處置的制度安排和違約補償,強化投資者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