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保險 > 正文

整治盲目拼規模、搶份額 監管推進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

2025-07-04 23:53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楊笑寒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向各財產保險公司、各保險中介機構等下發《關于加強非車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督促財險公司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以下簡稱“報行合一”),有效管控應收保費風險,推進財險行業降本增效,提升內源性資本積累能力,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實體經濟。

    受訪專家表示,征求意見稿引導財險公司重視業務質量,減少對保費規模的過度追求,有助于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效益。

    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轉變

    根據征求意見稿,其所稱非車險是指財險公司經營的除車險、農險、出口信用險、短期健康險和意外險之外所有保險業務。

    近年來,家財險、企財險、責任險等非車險業務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惡性競爭、變相返利或降費等行業亂象也隨之出現。

    對此,征求意見稿提出,財險公司對非車險業務的規劃應充分考慮自身發展基礎和市場承載能力,不得盲目拼規模、搶份額,要加快由追求速度和規模向以價值和效益為中心轉變。

    同時,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推進了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的實施。根據征求意見稿,財險公司應遵循合理、公平、充足原則厘定費率,合理設置附加費率,不得在費率結構中設置與所提供服務不相符的高額費用水平;應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建立費率定期回溯和動態調整機制。

    早在2018年,車險業務便開始推動落實“報行合一”;2023年,監管推進人身險行業落實“報行合一”。此次下發的征求意見稿則引導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進一步推動全行業實現“報行合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要求財險公司嚴格執行備案的條款和費率,禁止通過各種名義套取費用,有助于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避免不正當競爭行為,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同時,征求意見稿引導財險公司重視業務質量,減少對保費規模的過度追求,提高合規經營和消費者滿意度的考核權重,有助于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效益。

    加強保費分期管理

    針對非車險業務銷售過程中虛增保費、“空轉保單”等行業亂象,征求意見稿也進行了規范。

    根據征求意見稿,財險公司應履行對保險中介機構的管理責任,不得委托不具備合法資質的機構從事保險銷售活動。同時,財險公司應嚴肅財會紀律,據實列支各項經營管理費用。

    在應收保費方面,征求意見稿規定,財險公司應在收取全額保費或首期保費后向客戶出具保單和開具保費發票(即“見費出單”)。財險公司應升級完善信息系統,加強保費分期管理,規范首期支付比例、分期期數和保費繳納時限。

    具體來看,一是首期保費支付金額原則上不低于總保費的25%;二是保險期限為1年之內的分期期數不超過4期,保險期限超過1年的,保險期限每增加1年分期期數可在4期基礎上再增加1期,每次分期間隔不超過6個月;三是最后一期保費繳納時間不晚于保險責任終止日前30個自然日。財險公司按照經備案的條款、費率中載明的方式收取保費的(如月繳等),不受本條款約束。

    中關村長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健康養老研究中心主任龍格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征求意見稿對首期保費、分期期數等設定剛性約束,主要基于三點考量:一是減少應收保費風險。首期保費支付門檻可以減少“空轉保單”和財政補貼騙保行為,避免虛增保費;同時,保費分期管理可防止長期拖欠,改善現金流穩定性。二是規范市場競爭。避免險企通過“低首付”“長分期”變相降低費率,擾亂市場秩序。三是保護消費者權益。防止因保費未實收導致的理賠糾紛,保障保單效力,并通過“見費出單”規定減少洗錢風險等。

    龍格表示:“財險公司非車險業務‘報行合一’是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折點。短期內,財險公司在非車險業務市場需平衡合規成本與業務轉型,長期則需通過創新產品、優化服務重塑競爭力。”

    展望未來,對于財險公司如何進一步發展非車險業務,王國軍表示,一是產品創新,開發針對性強、差異化的非車險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二是優化服務流程,提高理賠效率;三是加強風險評估和管理,優化定價模型;四是拓展線上渠道,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擴大客戶群體;五是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建立客戶信息數據庫,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證券日報網
337p日本大胆欧洲色噜噜|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人人模人人爽人人爱|2021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